詞的淺說:

詞是介於詩與曲之間的一種文體,全名應稱為《曲子詞》。由於詞本身是要配合著音樂來吟唱,所以又稱為《倚聲》、《樂府》,因為詞的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為《長短句》,另外,也有人把詞叫做《詩餘》,因為最早的詞是由五言和七言絕句變化而來的。

詞的出現,原因有很多,當然,從詩經、楚辭乃至於古樂府,詩體的字數不斷的變化,到了唐代之後,五言詩和七言詩盛行,但是詩人們還是努力在嘗試創造新的風格,也因此,詞的誕生,其實跟古體詩和近體詩一樣,是屬於自然的詩體演變。

為什麼唐代會成為詞誕生的年代呢?主要是因為唐代西域文化的盛行,引進了許多西域的音樂,在歌舞盛行的唐代,舊有的詩體格律難以應付多變的各國文化,於是乎,許多人便試著用不同的方式,來配合不同風格的樂曲,在中唐以後,這種變化近體詩長短的寫作方式,受到許多樂師及伶工的歡迎,開始盛行起來。

但是詞真正成為文學的一員,則一直要到五代中末期,李後主的詞雖然還是免不了當時留行的男女情愛,但是後主的詞已經屬於用字典雅的宮殿文學了,在後主的帶領下,詞在進入宋代之後,成為當時充滿光芒的文體。

李後主的詞帶給後世很大的影響,歐陽修、王安石、范仲淹等宋朝初年的政治家與文學家,幾乎都是受到後主詞學的影響,宋代的古文興盛,但是不管是那門那派的學者,或多或少都留下詞學作品,雖然在唐代就有了詞的雛型,但是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詞是民間歌妓的風情之作,直到宋代,詞反倒成了文人必修必學的一門課了。

詞的發展到了全盛時期,出現了兩大派別,一般上稱為豪放派與婉約派。婉約派的代表是柳永,柳永的詞雖然豔麗,但卻有別於一般坊間樂師的著作,雖然一般上我們對蘇軾的認識,比柳永略多,但是在當時,柳永不僅比蘇東坡早出道,聲名更是遠在蘇東坡之上,不管是民間、宮廷或是文人之間,幾乎都充斥著柳永的作品。

柳永之所以受歡迎,並不只是因為他的詞風較接近一般的百姓,更重要的是柳永對音樂方面的天才,他在唱曲換氣方面的研究,讓他的詞產生了靈動的韻律感,甚至可以說,柳永在文學方面的修養,跟他在音樂方面的天份,造就了整個宋詞靈動的生命力,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可以說,後主讓詞脫離了民間歌謠的束縛,柳永則是讓詞成為了美與藝術的結合體。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蘇東坡為首的豪放派,來反對柳永的詞風呢?最主要是因為蘇軾認為柳永的詞風,無法在抒情之外得到更廣闊的發揮,蘇軾的詞,相對於柳永,少了那一份精巧,但卻別開天地,蘇軾以詩為詞,將詩的書寫風格帶入詞中,一掃詞多談男女情愛、離別感傷的狹隘觀念,柳永之後,婉約派的名家不多,因此反而是豪放派的詞風佔了上風,當然,這跟後來宋朝國勢的積弱有關,一來民間戰禍連年,不再歌舞昇平,二來士大夫重氣節,文人愛國之風盛,也因此北宋末年以至南宋,演變成明志愛國的文人紓發情感的途徑,南宋詞人以辛棄疾最為知名,而這種詞風,後來也就稱之為蘇辛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