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足球運動的歷史比現代奧運更為久遠,但是在奧運列為正式項目卻是1908年的事,當年的倫敦奧運會,可以稱得上是地主國代表的英格蘭隊,以二比零擊敗了丹麥隊贏得了第一屆的奧運金牌,1924第一支南美球隊烏拉圭參加了巴黎奧運,並且在決賽中以三比零大勝瑞士,從此奧運的金牌就一直由歐洲與南美的球隊瓜分金牌,一直到1996年非洲之鷹奈及利亞的掘起,才打破了這種壟斷局面。




奧運一直是大部份運動賽事的最高殿堂,足球是其中一項例外,在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之前,國際足總一直限制職業球員參加奧運足球賽,由於對於職業與業餘的認定不同,國際足總與奧會經常產生爭議,但大體上而言,優秀的足球員很少參加奧運的足球比賽則是一個事實,在前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的奔走下,從1992年開始,奧運會的足球代表資格,改為23歲以下,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開始,每隊可以有三名超齡球員,不再以職業或是非職業做為球員的參賽限制,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球賽的可看性,但是奧運足球的地位遠不如世界盃,甚至不如歐洲國家盃、南美國家盃、非洲盃等地區國際大賽,這種情況依舊沒有改變。


足球項目賽制
 
資格賽
由於奧運足球的參賽資格並不像世界盃,會基於地區的實力與戰績對於參賽名額有不同的分配,基於奧運會推廣全球體育的概念,參賽資格由各州依人口、國家數來做分配,因此許多南美及歐洲的足球強國都無緣參加奧運,這也是賽事精彩度大打折扣的原因。
另外,各洲的參賽資格由各洲自行訂定,亞洲區舉辦資格賽,將隊伍分成三組,最後由日本、南韓、澳洲,再加上地主國中國,共有四支參賽隊伍。非洲的產生方式跟亞洲類似,最後由喀麥隆、奈及利亞、象牙海岸出線。中北美區的代表是美國與宏都拉斯,大洋洲則是紐西蘭。
情況比較特殊的歐洲區與南美區,歐洲區與南美區並不另外舉行資格賽,南美區由2007年南美洲20歲以下青年錦標賽的冠亞軍阿根廷與巴西參加,歐洲區原本應該由歐洲區21歲以下青年錦標賽的四強參賽,但是由於四強中的英格蘭不符奧運參賽資格(奧運代表國是英國),因此最後一個名額由小組賽中的兩個第三名來爭奪,最後由義大利擊敗葡萄牙取得奧運資格。

北京奧運賽制
參賽的十六支隊伍分成四組,每一組的小組前兩名參加八強淘汰賽。


A組:象牙海岸、阿根廷、澳洲、塞爾維亞。
B組:荷蘭、奈及利亞、日本、美國。
C組:中國、紐西蘭、巴西、比利時。
D組:南韓、喀麥隆、宏都拉斯、義大利。

淘汰賽:

1C VS 2D
1D VS 2C
1A VS 2B
1B VS 2A

小組賽已經交手過的隊伍,在決賽前不會再度相遇。


歷屆奧運足球賽金牌得主

1908年  英格蘭  勝  丹麥  2:0
1912年  英格蘭  勝  丹麥  4:2
1920年  比利時  勝  捷克斯洛伐克  2:0
1924年  烏拉圭  勝  瑞士  3:0
1928年  烏拉圭  勝  阿根廷  1:1  2:1
1936年  義大利  勝  奧地利  2:1
1948年  瑞典  勝  南斯拉夫  3:1
1952年  匈牙利  勝  南斯拉夫  2:0
1956年  蘇聯  勝  南斯拉夫  1:0
1960年  南斯拉夫  勝  丹麥  3:1
1964年  匈牙利  勝  捷克斯洛伐克  2:1
1968年  匈牙利  勝  保加利亞  4:1
1972年  波蘭  勝  匈牙利  2:1
1976年  西德  勝  波蘭  3:1
1980年  捷克斯洛伐克  勝  西德  1:0
1984年  法國  勝  巴西  2:0
1988年  蘇聯  勝  巴西  2:1
1992年  西班牙  勝  波蘭  3:2
1996年  奈及利亞  勝  阿根廷  3:2
2000年  喀麥隆  勝  西班牙  2:2(PK戰5:3)
2004年  阿根廷  勝  巴拉圭  1:0

戰情分析

本屆奧運會以全力出擊的阿根廷為頭號熱門,其次是同樣對奧運金牌志在必得的巴西隊,歐洲球隊雖然普遍實力不錯,但是歐洲球隊對於奧運的重視程度又遠不如其他國家,因此反而不被看好,至於非洲球隊由於奧運是他們展示身價,向歐洲豪門邁進的舞台,因此勢必全力一搏,1996年的奈及利亞與2000年的喀麥隆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非洲球隊也有可能殺出黑馬,向來以出產年輕好手著稱的奈及利亞將有機會威脅到南美雙雄,至於亞洲的球隊之中,以南韓的實力最為堅強,但是距離奪冠,恐怕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焦點球星


阿根廷:巴內加(Ever Banega ),中場,阿根廷博卡青年隊的天才中場,能攻能守,將可望與同樣來自博卡青年的老將里克爾梅領銜阿根廷中場。

巴西:帕托(Alexandre Pato),中場,效力於義大利米蘭隊的巴西中場,上個賽季在義甲已經證明了他在進攻上的能力,將會成為巴西隊的主力攻堅手。

紐西蘭:巴巴魯西斯(Costa Barbarouses ),前鋒,1990年出生的巴巴魯西斯,代表紐西蘭出賽6場17歲以下青年代表隊,攻入了7球,是速度即快的反擊殺手。

宏都拉斯:湯馬斯(Hendry Thomas),後衛,現年23歲的湯馬斯,已經是宏都拉斯的後防中堅,身為年輕的後場指揮官,他已經被維根隊簽下,將在下賽季轉戰英超。

美國:阿杜(Freddy Adu),前鋒,在十四歲就引起歐洲豪門爭相搶奪的迦納裔天才,這兩年的發展有點停滯不前,但仍然是美國隊陣中最被期待的明星。

荷蘭:巴貝爾(Ryan Babel),中場,出身荷蘭阿賈克斯青訓系統的巴貝爾,在轉會利物浦之後,已經展現了他的能力,不管是在左路或是前場,都有很大的威脅。

塞爾維亞:巴波維奇(Stefan Babovic),中場,剛剛轉會到法甲南特的巴波維奇,被譽為是巴爾幹半島的梅西,他的盤帶及突破能力,被認為是歐洲最難防守的青年球員之一。

義大利:羅西(Giuseppe Rossi),前鋒,曾經被認為是義大利U17最佳球員的羅西,在曼聯無法成為主力而轉戰西甲,上賽季攻進了11個進球,充份展現了他的能力。

比利時:康帕尼(Vincent Kompany),後衛,年僅22歲,但身高190並且轉身迅速,有身材上的優勢同時又有絕佳的盤帶技術,已經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好的中衛之一。

南韓:朴周永(Park Chu-Young),中場,近年來被認為是南韓繼李天秀、朴智星之後,最有天份的中場球員,可惜他在2006年世界盃上的表現不如人意,在奧運會希望證明他十號的身價。

日本:平山相太(Hirayama Sota),前鋒,身高190公分的平山相太,有著亞洲球員少有的體型及爆發力,擁有能跟歐洲球員抗衡的空戰能力,將會是日本隊的攻擊利器。

中國:董方卓(Dong Fangzhuo),前鋒,做為中國第一位在歐洲豪門級球隊踢球的球員,董方卓在曼聯的發展並不如意,這次的奧運會可能將是他最後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

澳洲:米利根(Mark Milligan),後衛,澳洲U23的隊長,有出色的速度跟防守能力,同時也是整個澳洲隊的後場指揮官,曾經被雲達不來梅看上,但最後選擇了留在澳洲發展。

奈及利亞:泰沃(Taye Taiwo),後衛,年僅23歲就代表奈及利亞國家隊出賽過26次,在馬賽踢球的他,不但是陣中主力,同時也是歐洲攻擊力最強大的左後衛之一。

象牙海岸:卡盧(Salomon Kalou),前鋒,這兩年來在切爾西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在替補上場的表現相當出色,可以擔任邊路也可以擔任前鋒,是經驗豐富的多面手。

喀麥隆:宋(Alexandre Song),中場,可以擔任防守中場,也可以踢後衛的宋,是後場的多功能球員,在英超征戰的經驗將有助於球隊在奧運會上爭取佳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左岸沉思(石明謹) 的頭像
    左岸沉思(石明謹)

    左岸看足球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