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足球熱潮又過去,對於台灣這個小島而言,這股風潮來得快去得更快,有人說台灣是個足球沙漠,不過奇怪的是,如果真是足球沙漠,為什麼四年一次的世界盃,可以引起全國關注,照理說不愛足球就是不愛足球,就跟不喜歡吃茄子的人,不會每隔一週突然有一天會喜歡吃茄子一樣,台灣人久久一次的足球瘋,證明足球運動有他的強大吸引力,台灣人也無法避免被這股旋風席捲,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這三年十一個月的期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台灣的足球運動,如此的萎靡。
說穿了,台灣的問題並不在足球,在於整個社會環境與文化體系對於體育運動的漠視、輕視甚至歧視、蔑視。台灣的社會風氣或許不至於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很多人的觀念卻是「萬般皆可以,唯有運動糟」。在許多國家,運動選手是國家的寶貝與門面,他們總是在選手很小的時候,就挑選聰明有天份的孩子加以培養,但是在台灣,許多老師都專挑成績不好的學生、反應遲鈍的學生,把他們丟到田徑隊、籃球隊,做為一種管教的手段,真正喜愛運動又具有天份而進入體育領域的選手,實在不多,這是所有運動項目普遍性的的問題。
足球運動在台灣發展的問題特別明顯,畢竟這是全世界最多人參與的運動,同時也是參加的國家或地區數量最多的運動,其他的運動項目沒有這麼多國家參與,所以不會出現像足球世界排名180名這種難看的數字,雖然經濟實力與人口數不代表一切,但是以台灣的國力,在這麼重要的體育項目長期在世界排名吊車尾,絕對反應了這個國家在體育發展與投資上面的重大缺陷,甚至我們可以說,了解足球的問題與困境,就是了解台灣所有運動的問題與困境。
梅西、普約爾、哈維、伊涅斯塔、皮克、法布雷加斯等球員都是巴薩的青訓學校“拉瑪西亞”(俱樂部路線)。
撇開「運動風氣」這種主觀意識的話題不談,就從整個制度面來看,台灣的整個大環境儼然就是體育的殺手,目前世界上對於運動選手的培養,有兩大體系,在歐洲走的是俱樂部路線,由地方及企業背景的運動集團,從小在青年訓練體系中培養,另一個是美加的校園體系,他們採取的是各級學校用豐厚的獎學金鼓勵運動選手一級一級向上爬升,最後透過選秀來到職業的殿堂。
這兩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歐洲體系的優勢在於他們有龐大的集團與在地各種商業與球迷組織的支持,美國體系則是因為他們有非常強大且富裕的私校體系,在亞洲則多半採取雙軌制,在15-18歲之前由學校體系培養,之後則是由企業吸收培養,在日本與泰國都是採取這樣的方式。
(本田圭祐,早期求學生涯,一邊念書一邊在俱樂部的少年隊踢球,而後高中加入體育名門星稜高校,代表學校參賽。)
台灣則是集兩種體系缺點之大成,首先是台灣的企業對於體育項目的投資意願不高,就跟科技產業許多大廠追求的是毛利率而不是品牌價值一樣,台灣的企業對於形象的經營與在地文化結合等長遠投資興趣缺缺,一支成功的體育團隊需要數十年甚至百年的經營,包括了龐大的商業架構、球迷的培養、在地方生根等等,例如紐約洋基、洛杉磯湖人、皇家馬德里、曼徹斯特聯隊(曼聯),但是台灣的企業習慣的是短期獲利了結的經營模式,對於三五年之內看不到成效的項目,絲毫沒有興趣,台灣唯一的職業運動是棒球,但是經過二十五年,台灣的職棒依然在草創時期,因為大家的著眼點都在今年投入多少資金,年底可以有多少的回收,考慮的都是在半年一年內帳目結算不吃虧,難怪永遠都在草創、永遠都只是職棒元年。
棒球如此,其他運動更不必說,台灣的企業其實並沒有如國外的大企業有養「運動選手」的習慣,說穿了都還是當做自己公司某一部門的員工而已,領的是一般上班族的薪水,要兼做上班族的工作,企業對他們的管理方式也是視同勞動人力,事實上,選手是企業的「資產」,而不是員工,但是台灣人對於運動產業缺乏足夠的認識與概念,讓職業運動無法推展,而現在世界的潮流中,沒有職業化的運動,是絲毫沒有競爭力的。
美國的私校以提供優沃的獎學金做為鼓勵,吸引頂尖的選手加盟,他們藉著自己的運動實力,一層一層的往上爬,賺取更多的獎金,走入更頂級的名校,其實這概念跟企業的經營理念一樣,這些選手都是他們的招牌,選手揚名立萬,學校的聲望也就水漲船高,但是台灣採取的是被動式的獎勵,走的是錯誤的升學保送制度,台灣的升學體系狹窄且僵化,造成學生無所不用其極,目的只是為了的只是想要簡單的升學,參與運動不過是他們的手段之一,這些選手一來對於運動本身缺乏真正的熱愛與企圖心,二來一旦達成升學目標之後常常便脫離運動體系,等於浪費了長期的培養。
國家對於運動獎項奪牌的迷思跟精英政策,是足球運動無法發展的另一個主因,台灣人喜歡追求的是輕易到手的虛榮,政府喜歡投資在一些參與國家數目不多,奪牌機率較高的項目,或是偶爾出現一兩位表現優秀的選手,就突然蔚為風潮成為重點發展項目,朝三而暮四,樂於沾光而懶於規劃,浮濫的投入資源,政府並非沒有編列各種運動的補助預算,但是用的方式、方向不對,永遠不會有結果。
台灣曾經出現一則新聞,在某條河川上造了一座橋,卻沒有連接到對岸的道路,變成死路一條,你不能說政府沒在做事,但做錯事不但無效,更是一種浪費。2010年台灣地區奧運所有項目的收視總和,還不如世界盃的一半,要知道奧運可是有台灣自己的選手出賽,世界盃足球賽不過是湊湊熱鬧就有如此效益,孰輕孰重一目了然,這並不是要貶低其他運動項目,事實上這種見風轉舵、反覆不定的體育政策,對所有的項目都不公平,也都是傷害。
至於精英政策更是最大的邏輯錯誤,美國知名的足球青訓教練Tom Byer曾經說過,要提升頂尖足球員水準的最好方式,就是提升那些最差的球員的水準,他在90年代到日本之後,改變了整個日本足球的發展史,80年代日本曾經專案培養一批足球員,打算在奧運一舉奪牌,結果慘遭羞辱,不管是任何一項運動,只有普遍的培養足夠的運動人口,才有可能長期性的出現優秀人才,而且在足夠的競爭與環境下,才可能進步,尤其是足球是一項團體運動,光靠少數精英不可能贏得比賽,更何況你根本就培養不出精英。
台灣面臨各級學校及年齡層球隊數不足的問題,主要就在於對於體育的升學與補助,都是只給少數成績優異的學校與選手,久而久之,會產生兩種效應,首先是會有幾支名校的實力跟其他學校開始出現落差,因為他們總是得到最多幫助的球隊,於是乎強者益強,接下來就是沒有得獎希望的學校或選手,轉去比較容易得牌的項目,至於這個運動有沒有興趣,重不重要都是其次,重點是競爭對手少,所以最後每個運動項目都只有固定幾個學校參加,看起來是皆大歡喜,反正大家都玩到一項有機會贏的遊戲,但最後結果就是沒有競爭、沒有效益、沒有提升。
過去十年台灣人看足球的習慣其實有很大的改變,對於各種足球賽事的電視轉播也日趨完整,加上偶爾的世界盃熱潮,足球的環境其實比起一些在台灣得到龐大資源的冷門運動更加具有前景,而且也是走向國際舞台最好的捷徑,但是如果台灣的社會觀念、企業理念還有政府施政都是現在的模式,永遠都只會是在死胡同裡打轉,世界排名180絕對不是谷底。
原文發表於兩岸公評網
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968
延伸閱讀:
體育班制度 是危害台灣教育的元兇 (林德嘉 師大教授,前體委會副主委、足協祕書長)
http://www.epsport.idv.tw/blog/blog/show.asp?repno=2626&nickname=epsport
台灣體育班的學生,不一定真得是運動天才或體育菁英,只因他們不愛唸書,在這條路上競爭較少,才有機會升學;不過根據我常年來的教學經驗觀察,許多體育班學生保送甄試上大學後,反而與大學文化格格不入,變得孤僻與自悲。
也許有人會不相信,許多已讀到台灣體育相關研究所的學生,因程度太差,連很基本的英文單子都看不懂,甚至還欠缺自修的能力,如果他們能在運動成績上不斷締造佳續,還可以受到外界的認可,但因體育班制度下為追求成績而遭到惡操留下的傷勢後遺症,可能在進入大學後發作....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足球說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Footballtellstory/photos/a.565003246916385.1073741831.458491330900911/573539246062785/?type=1&permPage=1
這類故事,不只香港、不只足球,臺灣也不斷發生。
Tom Byer 青年足球專欄:培訓精英 從最差那位做起!
http://goo.gl/f6QOq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