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是與陸游齊名的南宋愛國詩人,可是相對於陸游,范成大有截然不同的風格!雖然說,范成大也經常在詩中流露出愛國思想,但是范成大的詩,被歸類為田園詩,非常有田園味,是宋詩之中少數的田園詩人。提到田園詩,我們總是會想到陶淵明或是王維等人,可是,范成大卻是第一位有系統的寫田園詩的詩人,他寫過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是首先發展大量田園詩的詩人,其實除了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之外,范成大大部分的詩作,也脫離不了田園味。

范成大雖然寫了大量的田園詩,但是所謂這裡所謂的田園詩,卻與前人之作大異其趣,歷代的田園詩,大多是詩人隱逸之作,范成大的田園詩,卻充滿了真實樸素的鄉村味道,我認為范成大是第一個真正寫鄉村生活的詩人。我們首先來看范成大的<�碧瓦>: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頭一騷千古恨 淺談春望 提起杜甫,大概第一個聯想到的,便是春望這首詩了。 常有人說,非在其中,不感其痛,但是千年以來,縱使是未經歷過動亂,未曾流 離顛沛的人,每讀春望,卻不免心頭糾結,彷似身受,令人不得不欽佩杜工部一 代宗師的功力,有時回頭一想,也唯有像杜甫這樣的境遇,才寫得出這樣感人的 詩句,人家都說杜甫詩才不及李白,但情感細膩,結構嚴謹,環環相扣,便是李 白所不能及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的層次分明,一步步引讀者進入杜甫身處的動亂年代。 首先他說國家殘破不堪,但是山河依舊,正所謂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看到了故國 山河更讓他不禁感慨,感概些什麼呢?感概的是連天的烽火,感慨得淚水都滴落 花草之上了。 接著他又提到了滿城的春色,城春本來應是草木茂盛的美景,但一個深字,卻讓 這本來應該充滿生機的春天,變成了無限的哀愁,庭院深深深幾許,用的便是這 樣的手法。那麼,為什麼美景會變哀愁呢?因為在這美景中,所經歷的卻是生離 死別啊!在此動蕩的年代,就連一封家書亦不可得。 國破→感時→烽火。城春→恨別→家書。 這首詩除了原本的敘述之外,還隱藏著這樣一個隔句相連的深意,讓讀者不知不 覺之中,不可自拔的融入了安史之亂的場景中。 場景有了,那麼感情呢?有人說,這首春望的用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每 次一讀,卻都會有點感傷呢! 其實,這正是杜甫的功力所在,我們把春望的韻腳抽出來看,發現這首詩押的是 「侵」韻,那麼什麼是「侵」韻呢?我們試著用台語來唸「深、心、金、簪」四 字,我們赫然發現這四個字都是鼻音,也就是哽咽音,每讀一句,便哽咽一次, 怎麼能不感傷?縱使不曾有過亡國之痛,但人人自兒時起,每逢傷心之處,當然 是哽咽哭泣,讀這樣的詩,又有誰能快樂得起來呢? 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精華所在,我認為便在於一個「搔」字,如果少了這個搔字 ,那麼春望也不過是一首平凡的好詩罷了。 剛才我們提了那麼多,場景也好,感情也好,要怎麼樣才能把這些意象具體的表 現出來,是最重要的。杜甫這一「搔」,可把整首詩的靈魂都搔出來了。不管有 多少的國仇家恨,不管有多少的生死離愁,見一老翁,佇立故園,輕搔白頭,還 有什麼可以說的呢?一切都盡在不言中了。 最後,我們來看看杜工部集中,我找到用了搔字的詩,除了春望外,共有十首, 全部都是搔白首或是搔白頭,可見杜甫對搔頭情有獨鍾,也無怪杜甫「白頭搔更 短」了。春望,就是他本人最深切的寫照,又如何不令人動容。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提起元好問,大家第一個想起的,想必就是他的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有趣的東西----六言詩。我們知道五言詩的發展,大概到了東漢末年已然成型。雖然後來曹氏父子,也寫了不少四言詩,可是基本上,漢之後五言詩是主流。五言詩的前身是四言詩,那大家可能會問,到了唐代大盛的七言詩,是直接由五言詩演變而來嗎?三言詩、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我們都讀過,那六言詩呢?大家恐怕很少讀吧。其實,我們可以在宋詞跟元曲裏找到六言詩的蹤跡。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六言詩一直都存在著:從魏晉一直到民國;包括李白、杜甫、蘇軾、王安石等人,都有很多六言詩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元代馬致遠的天淨沙吧:「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其實早在初唐時,有一位詩人叫韋元旦就寫過一首叫雪梅的六言詩:「古木寒鴉山徑,小橋流水人家。昨夜前村深雪,陽春又到梅花。」前面兩句是不是跟馬致遠的天淨沙很像呢?不管馬致遠是不是抄來的,總之在宋詞與元曲,受到不少六言詩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

最早的六言詩,出現在什麼時候?六言詩真正有大量的作品產生,是在建安七子時期。也就是說,在七言詩還沒有成型以前,就已經有大量的六言詩產生了。這跟詩學發展的程序符合,從二言三言四言五言,然後六言然後七言。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從上古社會演變到現在,歷經了許多不同的階段,詩歌的演變,其實跟人類的進化史相去不遠,我們可以簡單的把詩歌劃分為四個時期:自然時期、神話時期、政治時期、文學時期,當然,詩歌的體裁與內函,從古至今一直不斷的在交替運用,詩歌的分類有許多不同的分法,我們只是以歷史的觀點,來為詩歌做分類。

詩,當然是人類表達情感的工具,但是,詩也了反應人類生存的現實面。從上古時代開始,人類和大自然的搏鬥,就是一部壯闊的史詩,正如我們在前面幾次提到的,詩歌在這個時候誕生了,但是此時的詩歌,純粹只是自然的發聲現象,還沒有真正的被人類廣泛的運用,在授獵的時候、在收成的時候,輕鬆的哼著自然的調子,憤怒與歡喜的時候,用力的高聲呼喊。這時候的詩,是存在於大自然中的美妙聲調。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之前談過詩的發展,來自語言的自然演變,漢語的特色,是同時包含了聲、韻、調三個基本的架構(我們會另外來闡述這方面的問題),也因為如此,在上古詩歌裏,有運用聲,有運用調,有運用韻來作為詩歌創作的原則,但經長時間的演變,到了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時期,以用韻為寫詩原則的大方向已經確定,我們可以從現有的上古詩文之中,來瞭解這其中的變化。

漢民族最早有系統的詩文集,當屬【詩經】,從詩經開始,我們已經可以發現韻在詩中的作用,到了戰國時期,特別是楚辭興盛的年代,押韻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到了漢代,押韻幾乎可以說是詩的一貫原則了,甚至在先秦的文學之中,除了詩歌以外,【易經】、【老子】、【尚書】、【孫子兵法】都有普遍押韻的現象,但是我們在詩經中,還有一些更古老的詩歌及野史傳說中可以發現,最早的詩並不一定押韻,以【詩經】中最古老的「周頌」而言,共三十一篇,其中有十七篇並不押韻,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上古詩歌中,押韻,並不是詩歌必然具有的條件,早期的詩歌,多有不押韻或是押聲的現象,【詩經】裏的詩雖然普遍壓韻,但其中有大半的詩同時押聲與押韻,也可以說,詩歌押聲的歷史,可能較之押韻來得更早,那為何到了後來,原本應該佔有優勢的押聲原則,最後卻被押韻原則淘汰了呢?依我的看法,這應該跟語言本身的細膩程度有關,我們知道,在原始的語言之中,有許多情緒感嘆的聲符大量存在語言之中,例如「啊」、「哇」這類的用字,也就是說,在較為原始的語言之中,聲母的涵蓋範圍較廣,劃分亦不精細,因此在詩歌的創作,押聲較為容易,詩歌最早來自口語,因此上古詩歌押聲的優勢,是我們可以想見的,但同樣的道理,隨著語言的變化,人類所用的辭彙與語法增多,聲母的種類也日益增加,一來,詩歌的創作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遷而趨向精緻,二來,由於語言的進展,押聲的創作也越來越困難,一直到了【詩經】的時期,詩歌也大致上由押聲,過渡轉變到了押韻,也可以說,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和經濟的大變動,其實也是詩歌聲韻產生變化的極大原因。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義的來說,詩的範圍是很廣的,包括了詩、詞、曲、賦等等,都可以列入是詩的範疇,狹義的詩則指古體詩與近體詩而言,但我們不論要討論狹義或廣義的詩,都不能不去談他們之間共同的原則,也就是,詩,本身是一種韻文。

所謂的韻,簡單的來說,就是和諧的音樂效果,我們之前談論過,早期的詩歌是一連串感嘆或形容句的集合體,因此,韻,本身是一種音樂與節奏的表現,假設某部落在祝禱神明之前,每個祝禱詞都在句前加上了「喔」這個字,「喔!請賜給我們豐收吧!」、「喔!請賜給我們平安吧!」,那「喔」這個字,就成了最早的協韻字,這種音樂排列的語言方式,可以說是人類自然的本能,因為協韻的節奏與音調,在人類的感官裏,是較為舒服的,對人類而言,也較易於表達與記誦,我們可以從呀呀學語的孩童身上看到這個現象,「房子好大喔!」「爸爸好高喔!」,自然而然的運用協韻來增強語氣,來表達情感。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詩,永遠是最動人的文學體裁。世界上的各個民族,都有詩歌的發展。而漢民族在詩歌上的成就,一直是文學中的一大成就。詩歌的起源,究竟是在何時,已經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詩歌的發展,必定是在文字與文學之前,也就是說,在人類還沒有文字與文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詩歌,因為詩是伴隨著語言而生的,所以詩,比任何一種文體都更接近人類最真實的情感,也因此,詩在人類的語言史與文學史上,永遠都是最美、最觸動人心的。

那詩是從何發展而起的呢?首先,我們先來思考一下人類語言的起源,在原始的人類社會之中,一開始,並沒有語言的存在,人類餓了就找東西吃,累了就睡覺,所謂的溝通,就是這些自然的生物本能的動作,但是在人類聚集發展成為社會族群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共同認定的聲音訊息,於是乎,語言開始誕生。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瑣窗寒 暮遲鯉魚潭遊湖

倚水屏山,孤舟向晚,赤霞飛染。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瀟湘夜雨..夜雨聚九份

夜雨雞籠,煙波八斗,輕捎些許風寒。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聲甘州:記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
 
五十年、嘆血淚猶存,史跡更斑斑。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調歌頭 

正是弄花季,轉眼又經年。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聲甘州:佇大禹嶺偶感
 
自古江海浩浩無涯,更有雁行單。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州歌頭:嘆國會之亂象
 
空談道貌,誰可辨忠良?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陽臺:記華梵大學竹林、梅園、松崗三景
 
天外仙山,雲端梵海,正應春暖花開。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