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頭一騷千古恨 淺談春望
提起杜甫,大概第一個聯想到的,便是春望這首詩了。
常有人說,非在其中,不感其痛,但是千年以來,縱使是未經歷過動亂,未曾流
離顛沛的人,每讀春望,卻不免心頭糾結,彷似身受,令人不得不欽佩杜工部一
代宗師的功力,有時回頭一想,也唯有像杜甫這樣的境遇,才寫得出這樣感人的
詩句,人家都說杜甫詩才不及李白,但情感細膩,結構嚴謹,環環相扣,便是李
白所不能及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的層次分明,一步步引讀者進入杜甫身處的動亂年代。
首先他說國家殘破不堪,但是山河依舊,正所謂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看到了故國
山河更讓他不禁感慨,感概些什麼呢?感概的是連天的烽火,感慨得淚水都滴落
花草之上了。
接著他又提到了滿城的春色,城春本來應是草木茂盛的美景,但一個深字,卻讓
這本來應該充滿生機的春天,變成了無限的哀愁,庭院深深深幾許,用的便是這
樣的手法。那麼,為什麼美景會變哀愁呢?因為在這美景中,所經歷的卻是生離
死別啊!在此動蕩的年代,就連一封家書亦不可得。
國破→感時→烽火。城春→恨別→家書。
這首詩除了原本的敘述之外,還隱藏著這樣一個隔句相連的深意,讓讀者不知不
覺之中,不可自拔的融入了安史之亂的場景中。
場景有了,那麼感情呢?有人說,這首春望的用字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每
次一讀,卻都會有點感傷呢!
其實,這正是杜甫的功力所在,我們把春望的韻腳抽出來看,發現這首詩押的是
「侵」韻,那麼什麼是「侵」韻呢?我們試著用台語來唸「深、心、金、簪」四
字,我們赫然發現這四個字都是鼻音,也就是哽咽音,每讀一句,便哽咽一次,
怎麼能不感傷?縱使不曾有過亡國之痛,但人人自兒時起,每逢傷心之處,當然
是哽咽哭泣,讀這樣的詩,又有誰能快樂得起來呢?
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精華所在,我認為便在於一個「搔」字,如果少了這個搔字
,那麼春望也不過是一首平凡的好詩罷了。
剛才我們提了那麼多,場景也好,感情也好,要怎麼樣才能把這些意象具體的表
現出來,是最重要的。杜甫這一「搔」,可把整首詩的靈魂都搔出來了。不管有
多少的國仇家恨,不管有多少的生死離愁,見一老翁,佇立故園,輕搔白頭,還
有什麼可以說的呢?一切都盡在不言中了。
最後,我們來看看杜工部集中,我找到用了搔字的詩,除了春望外,共有十首,
全部都是搔白首或是搔白頭,可見杜甫對搔頭情有獨鍾,也無怪杜甫「白頭搔更
短」了。春望,就是他本人最深切的寫照,又如何不令人動容。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