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談過詩的發展,來自語言的自然演變,漢語的特色,是同時包含了聲、韻、調三個基本的架構(我們會另外來闡述這方面的問題),也因為如此,在上古詩歌裏,有運用聲,有運用調,有運用韻來作為詩歌創作的原則,但經長時間的演變,到了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時期,以用韻為寫詩原則的大方向已經確定,我們可以從現有的上古詩文之中,來瞭解這其中的變化。

漢民族最早有系統的詩文集,當屬【詩經】,從詩經開始,我們已經可以發現韻在詩中的作用,到了戰國時期,特別是楚辭興盛的年代,押韻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到了漢代,押韻幾乎可以說是詩的一貫原則了,甚至在先秦的文學之中,除了詩歌以外,【易經】、【老子】、【尚書】、【孫子兵法】都有普遍押韻的現象,但是我們在詩經中,還有一些更古老的詩歌及野史傳說中可以發現,最早的詩並不一定押韻,以【詩經】中最古老的「周頌」而言,共三十一篇,其中有十七篇並不押韻,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上古詩歌中,押韻,並不是詩歌必然具有的條件,早期的詩歌,多有不押韻或是押聲的現象,【詩經】裏的詩雖然普遍壓韻,但其中有大半的詩同時押聲與押韻,也可以說,詩歌押聲的歷史,可能較之押韻來得更早,那為何到了後來,原本應該佔有優勢的押聲原則,最後卻被押韻原則淘汰了呢?依我的看法,這應該跟語言本身的細膩程度有關,我們知道,在原始的語言之中,有許多情緒感嘆的聲符大量存在語言之中,例如「啊」、「哇」這類的用字,也就是說,在較為原始的語言之中,聲母的涵蓋範圍較廣,劃分亦不精細,因此在詩歌的創作,押聲較為容易,詩歌最早來自口語,因此上古詩歌押聲的優勢,是我們可以想見的,但同樣的道理,隨著語言的變化,人類所用的辭彙與語法增多,聲母的種類也日益增加,一來,詩歌的創作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遷而趨向精緻,二來,由於語言的進展,押聲的創作也越來越困難,一直到了【詩經】的時期,詩歌也大致上由押聲,過渡轉變到了押韻,也可以說,春秋戰國時代,社會和經濟的大變動,其實也是詩歌聲韻產生變化的極大原因。

之前我們曾經提過【吳越春秋】一書中,曾載有黃帝時期之「彈歌」,雖然實際上的年代並不可考,但可以確信的是,詩歌押韻的現象,在【詩經】之前已經可見,而從【詩經】開始,乃至於【楚辭】的發展,押韻已經是詩歌中很普遍的現象了。

在押韻的發展之中,也曾經有許多不同的路線出現,有於句首押韻的,我們稱之為韻首,有於句中押韻的,我們稱之為句中韻,也有在句尾押韻的,也就是們後世普遍所使用的韻腳。在上古詩歌中常出現於句中與句首押韻的現象,這跟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原始詩歌用了大量的語氣詞有關。但是隨著詩歌的精緻化與語言詞彙的增加,在詩歌中所運用的語氣詞慢慢減少,因此句首用韻的情形到了先秦時期,幾乎已經被棄用了,在【詩經】中仍存在有少數的例子可循,至於句中韻,也就是在詩句的中間押韻,在詩經乃至於楚辭中,都還可以見到句中韻的痕跡,【詩經】不僅多有押聲同時押韻的詩,在押韻的部份,也出現了許多同時押韻腳和句中韻的現象,可見詩經是上古音律與近體音律的過渡期,我們常說【詩經】是詩的始祖,但是到了【楚辭】之後,詩的用韻等原則,才慢慢的有了後世的雛型。【楚辭】中仍存有少數的句中韻情形,至於為何到了後來,詩的用韻法只剩下韻腳成為主流,原因大概是因為句中押韻無法完整體現詩的情感,也會有讀來斷續過於急促的困擾,當然詩的型態可以有很多種,但我們也說過詩是隨著語言而自然進化改變的,所以漸漸的,在缺點多於優點的情況之下,句中用韻的情形,也慢慢的減少,到了最後,詩的規則演變為句尾押韻,就是必然的趨勢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左岸沉思(石明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